元素周期表
一.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历史:八音律----à三元素律------门捷列夫周期表门捷列夫:1.主要:原子量增加 2.辅助:物理化学性质现代元素周期律1. 质子数依次递增2. 按电子层数换行3. 质子数=核电荷数=原子序数=电子数4. 电子层数=周期数二. 元素周期表结构1.从上往下:7个周期 第一周期…….第七周期2.前三周期称为短周期元素(2,8,8),其余为长周期元素(18,18,32,32,)3.从左往右:18列:主族:IA族~VIIA族 副族:IB族~VIIB族 VIII族:3列 零族元素:1列 副族和VIII族统称过渡元素,主族数=最外层电子数 4.价电子分类:1.nS1~ns2:S区 2.Ns2np1~ns2np6:P区 3.Ns2(n-1)d1~ns2(n-1)d10((n-1)d1ns2~(n-1)d10ns2):d区 4.(n-2)fns2~(n-2)f14ns2 f区 (n-2)f14(n-1)d1ns2~(n-2)f14(n-1)d10ns2 d区没思量洪特规则,没有ds区5.周期表位置推断 1.上下:同族元素原子序数差 2.左右:同周期差别元素 对比IIA、IIIA主族3.从原子序数推位置 20: 第四周期第IIA主族 30: 第四周期第IIB副族 108: 第七周期第VIII族4.联合图形推测:1~20号元素5.周期表的细节: 5.1 金属与非金属 过渡元素全是金属元素 5.2 元素个数最多 第3列/IIIB族 5.3 元素对应化合物最多 14列/第IV主族 5.4 物态(常温常压下单质) 固态:金属:金属旁 非金属:石旁 液态:金属:汞 非金属:溴 气态:气 5.6 实际用途 农药:非金属 S P Cl 金属过渡:合金、催化剂 接壤:Si 半导体三. 元素周期律位置推测结构,结构决议化学性质 原子半径R 得失电子能力----à宏观性质1. 原子半径比力 1.1 化学键半径(非零族元素) H原子 H气分子: 零族元素原子:单原子分子 分子间作用力尺度:非零族原子不与零族原子比力半径 比力依据: 同主族元素R比力:从上往下电子层数增大(主要因素),半径增大 同周期R比力:同周期从左往右,电荷增大(次要因素),引力增大,半径淘汰 离子与离子R比力:阴阳离子:电子排布同稀有气体原子 电子排布相同的:电荷增大,引力增大,半径减小 电子排布差别的:电子层数增大,半径增大 离子与原子比力:失电子,电子层数因素 得电子,电子间的排挤力增大(最次因素),半径减小 R判断尺度小结(主族元素,过渡元素有破例) 电子层数增大,R增大 主 核电荷数增大,半径减小 次 最外层电子数增大,半径增大 最次2. 得失电子能力比力(主族元素、短周期为主,零族除外)3. 得失电子能力的形貌3.1电离能与亲合能 电离能:原子失去电子时所需要吸收能量的巨细(绝对值) 多步失电子比力:I1<I2<I3….. 差别原子比力电离能I1:失电子能力越强,第一电离能越小,得电子能力越弱。亲合能:原子得电子时,所放出能量的巨细(绝对值) 多步得电子比力:E1>E2>E3…… 差别原子的E1:EA>EB, B得电子能力比A弱,FB<FA,B的失电子能力比A强。3.2 电负性两个原子比力抢电子的能力 电负性越强,吸电子能力越强,失电子能力越弱3.3 元素 得电子能力:非金属性 失电子能力:金属性对比:按Cl原子分析Cl元素非金属性强,得电子能力强 详细:Cl2 氧化性强:得电子 Cl-:只有还原性:失电子 详细物质有价态差异 小结:原子:单原子:I1,E1 两个原子比力:电负性 元素: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详细物质:氧化性与还原性4. 向宏观物质化学性质推广元素(得失电子):单质:氧化性或还原性 化合物:金属氧化物的水化物:碱性 非金属:含氧酸:氧化物的水化物:酸性 非含氧酸:氢化物热稳定性生动性(越生动):金属:金属性越生动,还原性越强,金属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非金属:非金属性越生动,氧化性越强,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,非金属氢化物热稳定性越强,非金属氢化物大部门是气态,水、标况氟化氢是液体。
本文关键词:博亚app官网下载,元素,周期,表,一,元素,周期律,周期,表,历史
本文来源:博亚体育app官网-www.qdouyada.com